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首页 >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扫一扫 了解更多资讯
扫一扫 了解更多资讯
扫码上方二维码,随时查看最新资讯

专家解读 | 万晓榆:大力推动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

发表时间:2021-11-26

万晓榆

重庆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博士,二级教授,重庆市巴渝学者,重庆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重庆云大协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8项科研奖励。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提升产业链水平,注重利用技术创新和规模效应形成新的竞争优势,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庆,更需抓住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实施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培育和壮大一批战略性新兴智能产业集群,实现为经济赋能,为生活添彩的发展目标。
我市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的
机遇、挑战与借鉴  

重庆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在经济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不强、竞争力不够、成本高等问题,加快智能化改造和集群发展已成为推动我市工业转型升级、助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 

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态势良好。一是智能优势产业体系初步构建,智能产业发展态势良好。二是以两江新区为核心的开放平台体系已构建完成,智能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不断拓展。三是行政村光纤和4G全覆盖,网络基础设施日渐完善。四是大数据智能化应用深入推进,交通、教育、政务等领域初步实现智能化。五是人脸识别、新一代国产云计算操作系统、半导体级硅片等部分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六是地处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奠定了我市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集群的区位优势。  

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挑战不断。一是智能化发展急需一批理论深、业务强、经验多、善创新的专业和复合人才。二是全要素、全天候、高质量、强智能的IPV6网络支撑体系尚未建设完成。三是我市R&D投入力度不够,高新技术主体企业较少,技术与应用创新要素需加速集聚。四是区域同质化竞争严重,开放型经济产业结构和布局亟待优化,对外开放合作深度和广度尚需加强。五是大数据智能化发展和产业集群过程中的支撑政策体系尚待完善。  

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经验借鉴。从国际上看,美国拥有微软、英特尔、苹果、IBM等智能基础型企业;德国充分借助“工业4.0”战略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入融合于工业、交通、能源等领域;英国立足国家科研领先优势鼓励高校科研人员持续攻关人工智能技术;韩国基于半导体、智能手机等产业加快推进智能化转型。从国内智能化发展来看,贵阳着力推动大数据处理加工交易,推动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杭州依托电商生态圈培育专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商,带动产业集群发展;西安充分发挥硬科技的产业化潜力,促进“硬科技+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上海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集中力量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我市应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在基础层进行布局的策略,以及“贵阳大数据”“杭州互联网”“西安硬科技”“上海高端装备制造”等城市产业集群品牌的重要经验,打造“重庆智能化”这一城市品牌。  
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的
布局与重点任务  

重庆推动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这个重点,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产品市场化,引进高新技术和人才,培育和发展新的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发展布局上,坚持实施“一心五翼”的计划,即以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为“核心”,带动北碚和沙坪坝“基础集成设备翼”,渝北和江北“汽车硬件生产翼”,渝中和大渡口“民生服务应用翼”,南岸和巴南“技术创新驱动翼”,九龙坡“高端装备制造翼”协调发展,促进十二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力争到2020年,智能化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获得重大突破,智能感知、智能超算等领域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智能硬件和软件取得标志性成果,人机交互、智能终端等领域应用创新产品全面推广。  

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产业集群发展重点任务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以两江新区数字经济产业园为中心,依托国家级智能产业集聚区和智能园区,力争三年内培育和引进10家以上国内领先的智能产业龙头企业,聚集1000家以上智能产业开发、应用和服务企业。第二,围绕智能感知、人机交互等重点产业领域创新发展需求,突破知识自动获取和智能决策技术,突破优化无人系统核心感知技术,完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第三,推动集成电路等重点领域产品研发应用,形成智能机器人标准体系,构建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化体系,建成高效共享便捷智能服务体系。第四,以“一心五翼”为圆心,打造具有全方位竞争力的智能产业集群,带动全市产业升级,实现7500亿元智能产业规模。  
大数据智能化集群发展的
实施路径

借助“鸿雁计划”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大奖励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工程实践和运营管理的大数据智能化人才。加大本土人才培养力度,围绕智能产业集群重点任务,高度重视和积极建设重庆大学的智能测控、重庆邮电大学的人工智能、重庆理工大学的装备制造、重庆医科大学的智慧医疗等为代表的15所高校43个专业,扩大招生规模,为我市人才需求提供基础保障。推动校企共建合作项目,让高校成为大数据智能化的实验场所、人才高地、科技高地,实现校内人才和创新资源整合,完善本土人才汇聚与培养,引领和支撑我市建设国家重要的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基地。  

实施智能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以国家工业互联网战略国家顶级节点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5G和IPV6环形高速互联网结构布局。积极布局5G规模组网及应用示范工程。依托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转运中心建设目标,推动通往全球主要城市的航线网、北上广等地的“米”字形高铁网、主城9区的轻轨网、各区县的高速公路网等交通设施建设。优化智能化发展环境,协同推进智能装备和产品研发、系统集成创新与产业集群发展。  

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加强重点领域技术研发,推广先进运营理念,完善技术创新平台,构建智能化技术供给体系。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政府对产业研发费用的补贴。发挥引进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引领作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应用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我市智能化产业集群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创新能力。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加强与智能化领先国家和区域间的合作。综合运用我市“1277”国家级开放平台体系,打造国际合作产业园,引领我市全域开放。通过每年的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吸引跨国企业来渝布展,在渝设立大数据、智能化研发机构、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智能化示范工厂。同时,通过交流合作,带领有“中国特色”“重庆特色”的智能化产品“走出去”,鼓励本市智能化企业参与国际国内并购,海外市场拓展和内需消费的提升。  

在资金、财政和税收方面出台专项政策,保障大数据智能产业集群发展。对招商引进的本地项目兑现相应优惠政策,成立风险担保基金为基础理论研究、核心技术研发、传统产业改造等企业提供金融支撑。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设立智能化产业专项资金,扩大对相关企业的政府财政贴息。同时对智能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企业、工作人员可实行降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降低企业研发、运营成本。


云数协会
加入协会
免费电话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23-67104335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

回到顶部